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毛泽东对十位古代帝王的点评,真是精辟!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1-14 13:47:38


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各种场合先后对古代帝王有明确的评论。小编整理了毛泽东对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十个帝王的评价给大家,既有趣又涨知识。

 

1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他十三岁即位,三十九岁时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五十岁出巡时驾崩,在位三十七年。

 

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对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秦始皇,有较多的言论,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条:

 

1、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2、一次,毛泽东对章士钊讲,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

 

4、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5、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2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秦朝的末年在吴县起兵,在前207年的钜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封自己为“西楚霸王”。楚汉争霸的时候于垓下之战被刘邦打败,最后被围到乌江江边,自刎而死。项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以猛勇闻名的军事家,“霸王”一词在历史上是属于项羽专用的。

 

毛泽东的评价:

 

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纳谏和用人呢?这便和他主观上的弱点有关。

 

3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47年-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汉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御驾亲征一统天下;以“休养生息”为国策,实行“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经济;下“求贤诏”为国家广招管理人才;定礼仪以巩固皇权;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提倡以孝治理天下。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很多的贡献。

 

毛泽东的评价:

 

1、“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1964年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自古以来,能干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自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2、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4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是汉朝第7位皇帝,在位长达54年,时间之长仅次于后世的清康熙帝。汉武帝在实际掌握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国。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简言之,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显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盛世也被后人视作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毛泽东的评价: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5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魏国的奠基者。东汉丞相,后封为魏王;去世后,汉谥武王。他的长子曹丕创立魏国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

 

毛泽东的评价: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6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24年。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中国。他开创的科举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在中国使用了1300年。他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后世官制的基础。他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使得隋朝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

 

毛泽东的评价:

 

其做法“蕴藏大乱”

 

7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李世民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建立唐朝的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登基。李世民为帝之后,善于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以武开疆拓土。开始了辉煌的贞观之治。他以文治昭昭、武功赫赫而永载史册,成为一代圣君。

 

毛泽东的评价:

 

评价其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8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末帝。李煜不精于政治,是一个治国的昏君。但其艺术才华非凡: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在位十五年,南唐亡于宋三年后去世。

 

毛泽东的评价:

 

1、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2、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9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蒙古人,大蒙古国(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为太祖圣武皇帝。

 

毛泽东的评价:

 

“ 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毛泽东只是为了强调“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并非不识字,元初名臣耶律楚材在《玄风庆会录》一书中提到成吉思汗是可以亲自阅览文件的。)

 

10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大明开国皇帝。在位31年。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朝代的皇帝中第二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幼时贫穷。在位期间,重视农耕,兴修水利;减免税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强化中央皇权。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大争议的人物。持正面评价者,认为他大力打击贪污,发展经济成效显著;而且太祖是一个少见的勤政皇帝。持负面评价者,则多从其高压统治着眼,如大加杀戮功臣、以特务锦衣卫控制政治、文字狱及廷杖等。

 

毛泽东的评价:

 

1、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注: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三人身为帝王时,他们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

 

2、对军事能力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