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5高一政治课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2-11 15:57:12


进入高一的学习后,我们就要开始重点学习政治了。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记忆政治知识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2015高一政治课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课件,希望对你的学习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识记工业的含义和划分;

②、能用事实材料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觉悟目标:

①、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从而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树立劳动光荣和服务也构成社会财富的观点。

【教学重点】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学难点】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举例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阅读——答疑——比较——举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画面:工业生产场面剪辑——煤炭工人井下采矿;炼钢工人炉前操作,钻井平台忙碌不停,装配作业线井然有序……工业产品剪辑:飞机航天,汽车奔驰,输变电线,化工管道,各种家用电器……

设问:我们刚才从画面上看到了工业生产场面的一片繁荣景象。那么,什么是工业?工业内部包含哪些行业和门类?建国后我国工业有了哪些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当前,应该振兴我国工业中的哪些支柱产业?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多媒体显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6页最后一段和107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展示课件:

①工业是怎样产生的?

②工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③工业的门类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

问题①:工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把工业划为第二产业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所谈的工业并不是最初的手工业,而是现代机器大工业,那么,机器大工业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学生回答)

问题②:同学们注意比较一下工业和农业,看看有何区别?引导学生从劳动对象,劳动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问题③:

展示课件:

采掘工业

原材料工业

重工业(主要生产 燃料动力工业

生产资料) 机器制造工业

按产品在社会再生 其它

产中的作用划分 纺织工业

工 轻工业(主要生产 食品工业

消费资料 皮革工业

造纸工业

业 其它

采掘工业: 以原始的自然物质资料为对象,进行开采或采集

按劳动对象不同划分

加工工业 以各种原材料为对象,进行加工、组装

教师提问:明确了上述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7页第2段至110页,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展示课件:

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含义是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

⑤为什么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⑥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⑦我国工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讲解:

问题④:关于主导作用,我们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在第二课讲我国所有制结构时,我们曾讲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回答)所谓工业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就是指工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那么工业的这种主导作用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问题⑤: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是,工业的主导作用为什么主要表现在这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同学们刚才阅读了课文,已经了解了工业的作用其实表现在很多方面。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并回答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7页的材料,启发学生找到并运用生产力的有关知识来说明。

教师归纳: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而生产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特别是机械工业制造的。因此,工业通过提供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标志并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进而主导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5高一政治课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课件赏析,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分析整理。希望你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利用我们的知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