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识破高考招生骗局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7-05 21:05:18


2013年高考已经结束,北京学大教育网专家提醒大家高考前后是各类高招诈骗高发期,所以在这提醒考生家长和考生,那些收钱帮上大学的全是骗局。为了防止大家上当受骗,给大家提供几种防骗的方法。

1.混淆概念。骗子往往利用家长们不了解成人教育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区别,将成人教育招生忽悠成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事实上,成人教育招生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2.利用“内部指标”行骗。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求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

3.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诈骗。骗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学员,欺骗考生家长;有的犯罪团伙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军校其实和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4.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实际上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达到规定分数线后,经各地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5.利用招录“特长生”诈骗。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特长生可以视情况加10分至30分,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用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能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或者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但是需要交钱。

6.打着“补录”旗号行骗。骗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

7.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畅通的空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称录取过程中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

填志愿如何“功德圆满”?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考生扔开书本开始“狂欢”,“一级战备”的家长也解除“战时状态”。然而,现在松懈还为时过早,顺利填报好高考志愿才算“功德圆满”。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意味着大学四年学什么,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人生方向的抉择。

如何选一个好学校报一个好专业,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掐着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报考,很容易出现不能学习心仪专业的问题。”高考报考专家王海涛分析,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考分应与学校对等,高分就该上好学校。“其实,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专家建议,对家长而言,填报志愿时要着眼长远,与考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如果孩子的未来目标是专业型职业,如工程师、律师、医生、会计等,那么,应该直接报考对应专业;如果孩子未来的目标是能力型职业,如销售,可以学习市场营销,也可以学习工商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来考虑“转专业”或“转行”,专业选择要格外慎重。向“专业型”转很难,比如会计转医学;向“能力型”转则相对容易,比如电气工程转市场营销。

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小李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他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父母认为,中文专业太“冷”,以后不好就业,建议孩子学金融,最终,小李被一所财经类院校录取。入学后,小李沮丧地发现,大学里的自己被各种数据图表包围,一点儿都不喜欢。勉强毕业后,小李找了一份银行信用卡销售工作,但既无兴趣,更无业绩。幸好还有一点文学底子,他应聘到一家网站做编辑,但由于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一切还得从头学起。

填报高考志愿,家长和考生往往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好学校,还是选择大城市相对薄弱的学校?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是“单项分”取胜,而是要综合取舍,追求目标最大化。

先说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建议考生填写志愿时,对于院校,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兴趣作为第一位考虑。”专家指出。而当出现“两难”时,是选择好大学中不太理想的专业,还是选择一般大学中的心仪专业呢?

《高考报考学》作者姜萌建议,如果考生本人非常想报某个专业的话,“保专业”比较好,因为这样学习会更加有动力,职业方向也更明朗;如果考生本人也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那么,“保学校”比较合适。因为一所大学的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中,如果有转专业的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再说“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纠结。专家指出,首先要明确的是,“热”和“冷”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冷门,几年后可能变成热门;现在热得不得了,几年后可能供过于求,难以就业。因此,不能静止地看待问题,而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为依据,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就是“差专业”。

在很多家庭,父母和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经常发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家长认为,有个好的就业前景,比什么都强;孩子则认为,学习不感兴趣的专业,实在是痛苦之极。“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未来是孩子自己的,无论怎么爱孩子,都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因此,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王海涛说。事实上,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硬要去学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能够学习好、工作好吗?如果就业和兴趣不能兼顾,应优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选专业调查论证不可少

小任从小就对生物感兴趣,他的人生目标是做中国的“达尔文”。在填报志愿时,他发现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禁一见钟情。入学后,小任惊讶地发现,该专业竟然设置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之下,主要课程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设计等。原来,该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医疗电子设备研发,和他想象中的生物学大相径庭。

小任的苦恼,在于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望文生义,掉进了“文字陷阱”。

据了解,我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多达506种专业,名称五花八门,家长和考生不做调研,光靠字面意思猜测,是很不靠谱的。专家建议,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电话咨询等了解情况,最好到学校实地考察,向该专业的学生、老师了解实情,做到知己知彼,避免失误。

另外,据知名教育学者、《别让高考报考毁了孩子一生》的作者姚永清介绍,教育部在去年9月份出台了最新的本科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专业的数量和一些专业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关注到专业名称的变化。

比如说,城市规划变成了城乡规划,但是专业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比如说,博物馆学变成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那么像类似这样的专业,家长和考生只要参照去年未改名之前专业的录取分数就可以。

警惕“专业名称”的迷惑性

姚永清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专业有详细深入的了解,不能仅凭对该专业的字面理解而妄下判断。

他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当你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它是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或者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其实不然,这个专业是数学学科下面一个纯数学类的专业。再如生物医学工程,很多想学医学,或喜欢生物的学生可能会去选择报考,但是生物医学工程,实际是医学器械设备或医学电子设备的一些研究和开发工作,比如说CT机、X光机……它更倾向于电子信息工程这样的专业。

《高考报考学》作者姜萌认为,新兴的专业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从其他专业衍生出来的,这些衍生出来的专业在某一个学校里的学科实力是不是很强,就值得考生和家长去研究商榷。因为有一些专业,由于学科实力不强,招生很困难,但是它换了一个新兴专业的名字,就让人觉得这个专业很新鲜,可能教学实力很强,其实它也是从别的专业转换过来的。

专家建议

1.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跟风

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切忌盲目跟风,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对各个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要“慧眼”识宝。

2.了解政策不要道听途说

招生简章、招生章程是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考生在选报高考志愿时,应认真阅读各校公布的招生章程和相关录取政策。现在网络很发达,网上相关信息很多,但是很多都是转载的,信息出错在所难免,各学校之间或者学校不同年份间招生政策可能存在很大变化,因此查询信息一定要到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去查看。

3.对自己要有客观的判断

考生填报志愿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按照自己考试时发挥的最好水平去填报志愿,高考是对知识、身体、心理等的综合考查,与模拟考试不完全等同。另外,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填报。第一,避开限报专业;第二,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院校和专业;第三,不要出现孩子高考圆家长未实现的梦的现象。

4.利用好填报志愿工具书

《录取分数分布三年统计》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参考该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看它是否有波动,综合三年的情况进行填报。

5.网络填报不要泄露信息

网络填报志愿既方便考生填报信息,又方便行政部门收录数据,但是这一方式也会被其他人利用。建议考生妥善保管个人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及密码,千万不要透露给他人,防止他人别有用心。如果个人填报志愿情况被他人更改,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局面。

只要大家掌握以上方法,就不会轻易的被骗了。想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和招生的内容请关注北京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