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7-08 15:26:00


有一个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家长们所需要了解的。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相关技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帮助孩子的成长。

培养小学生社交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合作精神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生的交往,虽然在上学前就开始了,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许多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足:

1、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薄弱。对工作、学习、生活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往往处于被动参与、合作位置。

2、心理承受力弱。怕挫折,有害羞心理,遇事退缩,缺乏自信,不善交往。

3、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关系疏远。

4、太任性,交往不文明。“一切以我为中心”难与他人合作。

产生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1、教师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在教育中存在着单向灌输,忽视双向、双角度交流的现象。

2、学生生活范围狭窄,阅历肤浅,经验单一。

3、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使其子女形成娇、骄心理;一味地批评、责骂,使其子女产生抵触情绪和急躁性格。

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不论是共性意义上的还是个性意义上的不足,发现得愈早,其社交心理障碍就愈容易得到矫正,交往能力也愈及时得到培养,使其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社交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

1.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会交往的认识。针对小学生社交的现状和特点不断补充有关社交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教材,让学生懂得社交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特殊意义,在交往中反映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改变,还可以从中学到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使自己的个人需要似和社会需要和谐地统一起来。

2.培养社交的自觉性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养成豁达宽容大度的性格。改变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目中无人和“排他现象”。

3.培养勇敢坚毅、活泼自信的性格。多给学生关心、温暖,为他们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坐标上找到方位”克服害羞、自卑、畏惧、慌乱等心理。

4.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习惯。教育学生不怕挫折,不怕失败,遇到挫折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冷静思考、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想出办法。

二、组织各项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往的情境。课堂教学是教育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形象直观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辨一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提高他们表情达意能力。

2.通过班、队活动,创造交往的条件。队集体、队组织是个小社会,教师可以在这个小社会中实行“班、队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当干部的锻炼。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班、队集体和学生本身所提供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学生会自尊和尊重,养成帮助他人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群体生活的爱好和对班级、学校活动积极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有表现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

3.在游戏中学习适应“社会角色”。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则是他们玩的主要形式,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社会生活如“模拟法庭”、“模拟督导”和军事游戏等,让学生从中学到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培养其社交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提供交往的机会。社会,是学生将来走出校门都要接触到的,在社会中,都要与市场经济打交道的。教师应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扩大交往范围,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体会到交往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增进与成年人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向成年人学习调解冲突和解决矛盾的知识,从而逐渐发展他们社会交往技能。

5.通过家校联系,形成培养网络。教师应加强家校联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人的方法,让子女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学会正确向长辈表达自己愿望和意见的方法,学会处理好与家庭成员、邻居以及周围人员之间关系。

6.加强言行训练,培养交往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联系、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交往中的言行训练,既要注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如:语言文明、条理清楚、幽默有哲理,又要注意非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交往礼仪、表情、手势、体态、语调等。

社交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家长们是需要了解的,希望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技巧对大家有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