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中考录取方式有哪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8-15 11:48:33
北京中考录取方式有好几种,分为市级统筹二、市级统筹三、统一招生、五年制高职、高中特色实验班、等等几种方式。具体信息看看下面的文章,选择你需要的录取方式。
级统筹二
市级统筹二是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招生方式。
北师大附属实验华夏女中、北师大附中京西校区、清华[微博]附中(将台路校区和奥森校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11所学校计划招生1464人。
除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和立新学校平谷校区(原平谷六中)仅面向本区招生外,其余学校都面向全市招生。每所初中校都能分配到若干统筹二指标。
这些学校中一部分招收艺术素养联合培养学生,如北师大附属实验华夏女中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培养,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与清华大学[微博]美院联合培养。另一部分学校招收纯双培、外培学生。学生大学考入市属院校后,可申请进入双培或外培计划。
市级统筹三
市级统筹三是部分优质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与艺术类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经过三年艺术素养学习后,考核合格,进入市属院校就读后,可申请加入该校双培或外培计划。
北理工附中、工美附中、海淀实验中学、十八中、九中、对外经贸大学附中、牛栏山一中等9所学校计划招生410人。
除对外经贸大学附中、牛栏山一中面向本区招生外,其余学校都面向全市招生。
统一招生
“5+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
统招批次中,有3所高职院校和1所中职院校安排招生计划1090人。其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计划招生500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生270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计划招生200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计划招生120人。
统招批次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430分。
五年制高职
2015年共有7所五年制高职在统招批次计划招生2850人。
高中特色实验班
本市部分示范高中继续开设高中特色实验班,对成绩较为优异的考生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3+2”中高职衔接班
“3+2”试验班学生按教学计划修满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就可成班建制参加相应高职院校自主组织的转段考试,通过考试的可进入相应高职院校学习。自2012年首次招生以来,从最初的9所中职校与8所高职院校在10个专业开展,试点规模逐年扩大。2015年共有30余所中职校开设相关专业。
“3+2”中高职衔接班与五年制高职的区别在于,五年制是贯通培养,五年都在同一所学校就读;“3+2”中高职衔接的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分别在两所不同的院校就读。
艺体科特长生
部分学校面向全市或本区招收艺体科特长生,考生经过市级或区级统测合格才能报考。
一般统一招生校
考生填报志愿学校要兼顾社会需求、个人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体检情况、动手动脑能力和居住位置等。
考生填报中考志愿要保持梯度,从高分向低分拉开分数档次。有潜力的考生前一、二个志愿学校可选择理想的志愿校,报得稍高些,避免考试超水平发挥时因志愿学校填报不理想而后悔。随后的志愿学校要实事求是地降下来,不能都报热门学校、专业,以免浪费志愿。考生填报的志愿应是自己想去的学校、专业,不能随意填写,避免录取后不去报到而影响学校招生计划的完成。
补录
每年8月初,都会有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进行补录。因志愿填报不合理等原因死档的考生,可带上相关材料到有此类计划的学校参加补录。
希望学大老师提供的2015北京中考录取方式这些信息 ,能够帮助大家了解最新的中考录取资讯,对你的升学有点帮助,最终圆满成功。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