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互联网+带来教学方式变革

来源:现代教育报     时间:2015-11-04 14:16:3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学校建设及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数字校园与智慧教育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缺乏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就好比“炮弹”,教师只顾盲目地“狂轰乱炸”,而通过数据分析能使教育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像有了精确制导系统的“导弹”。

“连接”改变教与学的模式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教育模式开始诞生,也开启了课程变革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则使得基于云的教育服务、云端一体的技术设施,为创新教学提供了各种服务。学校可以利用云端做认知工具,也可以用云端来共享教育资源,还可以支持探究性学习、一对一学习、游戏化学习,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来,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平台上,师生的交流更加自如。在北京市中小学里,混合式学习、混合式课程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也涌现出一批典型的混合式课程实践案例,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地球主题探索实践活动”、白家庄小学的“‘尊重’课程结构”等,这些学校的做法和经验都非常值得借鉴。

在课堂外,“连接就是学习”的理念也为课程改革突破书本、教室和时间的局限,开辟了另一条路径。目前,北京市正面向全市初一新生提供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在网上平台跨校、跨区选课。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校外单位的上百个课程项目,通过遴选上线将成为学生们的备选课目。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平等性带来课程与教学的平等性,未来教师将逐步从主导课程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师生将成为更加平等的学习共同体。同时也为学校破解课改新难题提供了思路,如“选课走班”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室和老师,而这一方面学校一时难以达到,通过互联网选课,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形式,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破解之道。

物联网帮助师生读懂校园

在当下,云计算已成为学校设计、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活动也将会因为有云计算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方便,无线网络能够保障学生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学习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余胜泉认为,学校应该把社会上各种有利于学校办学的数字化服务集成到自己的用户空间。

学校的办学空间是实体办学空间,云端的空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学空间。每一名校长都会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校长除了要建设外在的实体校园文化之外,在云端也应该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在云端的校园空间展示独特的校园文化,使师生既能够感受到实体的校园文化,又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感受到虚拟的校园空间,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把虚实空间交织在一起,给师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这是新一代校园文化应该关注的核心内容。

“目前正是‘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在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杨明洋看来,当“学区制”、“集团化”在全国搞得风生水起,教育改革快步前进的时候,信息化建设却没来得及跟上。他认为,未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研究、解决“集团化办学”的支撑平台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在教育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大数据将成学校竞争核心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但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师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方海光认为,在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数据形式化采集和描述,并基于课堂单元和学期单元进行学习过程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教师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即时进行教学控制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和家长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也可以尽快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也可以提高学习水平。基于这类大数据应用可以构建课堂上的智慧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指导方案,不再像传统课堂会忽视课堂上的某一位学生,这也是国际上未来智慧课堂的核心组成部分。

“大数据汇聚以后能够产生数据智能。”余胜泉教授将大数据的应用概括为一句话,他还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过去缺乏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就好比‘炮弹’,教师教学只顾盲目地狂轰乱炸,而通过数据分析,则可以让教育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好比有了精确制导系统的‘导弹’。”

可见,如何采集数据,并从学校办学行为数据中提取具有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信息,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品质,这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数据的数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数据主导的决策,将成为获得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聚焦北京

百万学生共享网络学习空间

近年来,“北京数字学校”开发和征集了21个学科近2万节名师同步课、微课、名校课堂实录、优秀教学设计,开发了教与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校园管理、家校互动、校级协同、资源建设等7大类19种创新模式。百万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多个访问渠道,共享网络学习空间。

各个学校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力提升了师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效率和整体办学效益。丰台区师范附属小学在部分年级开展iPad教学,老师及时使用iteach平台反馈跟踪发现知识漏洞,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北京七中实验班通过“互动英语学习平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口语、听力和考试成绩提升幅度均超过10%;北京十二中“网上评课系统”以随时、动态的查询方式,检查评课情况,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今后,“北京数字学校”还将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不断延展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践体系丰富度,把网络环境与传统课程融合起来,开发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混合式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高考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视点

云时代服务比技术更重要

余胜泉教授认为,计算机将计算带给了人们,“互联网+”将信息带给了人们,而云计算将服务带给了人们。云时代,人们已从关注技术本身的时代,转入到关注技术所能提供服务的时代。云、网、端一体形成了现代社会新的技术设施,这一新的技术设施对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指出,学校应该从拥有技术本身转向拥有技术服务,这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大趋势。“学校都要把基于云平台的设备建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善于利用公共网络,善于利用各种服务。”

此外,余教授还强调了人机协同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社会,知识与信息正在以指数形态加速膨胀,但是人的学习时间却是有限的,要应对知识与信息的高速增长,就必须具备人机结合的思维。人的认知只有从个人认知变为人与设备的分步式认知,与电脑的协同,才能处理超越人的认知能力的海量信息。人的认知方式的裂变,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系统性的革新,学校要教会学生人机协同的思维体系。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