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应对2018年新中考北京各校都有那些妙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9-26 16:25:43


初三学生要面临2018年中考,考生在备考之余要关注所在地区的中考资讯,这样才能掌握中考的最新动态,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应对2018年新中考北京各校都有那些妙招这篇内容,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不怕麻烦 尊重学生

提前模拟选科

在新中考改革方案里,以往不受重视的小学科开始参与中考。而在此很多年之前,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几科从来就没有经历过中考。为了解决“断层”问题,不少学校在初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就已经加入了小学科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新中考科目题型,为今后选科做好准备。

☞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

据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副校长占德杰介绍,该校在学生初二的上学期对除语、数、英以外的学科进行了第一次选考尝试,让学生体会到优势科目给总分带来的变化。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后,学校进行了第二次选考模拟。

并且,进行了模拟计分。将学生选考三科的成绩模拟计分,同时将学生实际得分最高的三科也做了一个成绩换算,这样学生就会拿到两个成绩。通过这两个成绩的比较,给学生提供参考,也是为了学校安排走班做前期准备。

☞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新中考提出的是选考不选学,初级中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收尾阶段,应给学生打好全面的学科基础,为其高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不应提前放弃所谓‘不考’科目。”北京二中分校课程处主任牛颖直言,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由于担心自由选择后带来管理上的“麻烦与复杂”,而对其干预、限制。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个体各方面的特点对他做出的选择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以避免学生片面、盲目、跟从。

☞ 北京十一学校

“新中考改革方案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儿。这种关注个性发展的意识会比选择的结果更有价值。”北京十一学校初中学部主任周志英透露,在十一学校,初中三年,面对历史、地理、生物、思品、物理、化学等中考选考课程,每个学生将会经历至少“4次选择”:

第一次在新初一入学“体验课程”,7月份报到时,学生可通过两周左右的时间体验初中不同的课程;第二次在初一“课程1”,“课程1”在初一、初二年级循环开设,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要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在“课程1”学习中如果发现自己喜欢的或愿意列入中考科目的,可申请调整;第三次在初二“课程2”,“课程2”主要面向对这些学科专业领域感兴趣,将该学科作为中考科目的学生而设置,从初二年级开设,连续学习两年。学生如发现哪个学科“对不上眼”或不适合中考,同样可以申请调整;第四次在初三选考,中考前夕,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过去三年的学习,最终确定选考科目。

“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使学生可以最大化地接近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优势。”周志英坦言。

创立学部 “定二走一”

探索个性化走班模式

在课程调整的基础上,学校也在探索着个性化的走班模式。

☞首师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校长沈杰表示,该校从2016年9月起,在初中部运行“分部分类分层走班制”。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设立4个学部——创新学部、理工学部、人文学部、国际学部,采取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方式,将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学科专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学部划分的意义,一方面是基于教育学‘就近发展区’的概念,将志趣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研修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将走班排课的工作压力化整为零,在4个学部内完成进一步的分类分层,把一个大任务切割成四个小任务。”沈杰直言,学部中仍然保留行政班,会给学生一张安静的课桌,同时便于老师开展德育课程和培养团队集体荣誉感。

沈杰介绍说,首师大附中的分类分层是按学生的兴趣选择分类编班,只在选考学科中实行分层走班。必选学科、通识学科、校本特色课程,按行政班上课;选考科目,按选课班上课,并按照中考、会考设置不同层级的课程。同时,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学校的兴趣选修、专业精修和自主研修完全是打破学部由学生自主选择决定的跑班教学。

☞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而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则结合学生特点,根据学生初步选科方案,确定了“优先三科或定二走一”的模式。所谓“优先三科”也就是说,学校将选科完全相同的同学编制成一个行政班级,这个班级的所有同学课表完全一样;“定二走一”就是将有两门选科相同的同学编成一个班,另外一门课程采取走班的形式;学校同时制定了不同方案下的课表。

初三内容下移

八年级增开化学课

为了应对新中考带来的选考变化,不少学校对课程的开设进行了调整。

☞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在坚持开设语文阅读课、英语口语课,历史、地理“教师走班”教学的基础上,又在八年级增开了化学课。

☞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

“初三面临选考,初二开设化学十分必要。”采取了同样做法的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副校长占德杰表示,调整带来了内容上的重新设计,而不是简单地把初三的内容放到初二来学。“我们组织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一起来设计初二化学学案,比如,在物理上如密度、气压等内容还没有学的情况下,将化学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和设计。”

校长声音(钮小桦: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钮小桦(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新的中考改革方案的一大初衷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权来“扬长避短”。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孩子们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所在,也是改革方案出台后学校普遍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该挑战,初三开始,我们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选科指导,将二中延续多年的“百所高校进校园”活动覆盖到初中学生群体,同时引导高中老师走进初中校园,让孩子们在选科之前,对每个学科的前瞻性发展有着全景性的把握,让学生“填报志愿”的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进行前移。

此外,学校还将探索“初中导师制度”,以“一对十”的形式,实现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业引领和学科优势的挖掘。

专家视点(王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学习过程大数据将成第一战略资源

面对新中考的“5选3”,为什么孩子喜欢选政治?因为简单,原来属于非中考科目,老师讲得非常灵活,孩子非常喜欢。为什么不选物理?因为物理太难,物理老师一脸板正的教学方式孩子不喜欢。

可见,这彰显的短板就是“5选3”对初中生,乃至校长和老师的选择能力问题。选择之后要承担后果,而选择之前就要做信息采集,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我们发现,改革主线就是中高考的考试评价制度以及背后的招生制度变化。所以,应将问题进一步理清,并进行弥补。

我认为,校长们应思考“改革逻辑”的问题,从“发展带动改革”转向“改革带动发展”。改革不是调整或妥协,而是要创新。校长们还应思考“改革特征”的问题。

核心素养提出后,需要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第二个问题是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在解决了边界问题、水平问题、程度问题后,还应继续推进解决路径问题。

未来,校长面临五个核心问题。

▶ 第一,学校新发展模式,如何从一统化到多样化、分层级的发展模式。我们要“为大学培养合格新生”,高校之“格”是分门别类的,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格”各不相同。

▶ 第二,重构课程体系。课程是语言模式的核心载体,结构决定功能,那么课程的结构如何成长。

▶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怎样的空间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明确发展方向。

▶ 第四,基于学生全面指导制度的发展统一战线问题。“5选3”“6选3”如何选、如何衔接、谁来指导。

▶ 第五,如何通过平台或技术对走班后的学习数据做采集分类和规范,并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描述。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数据或大数据,将是未来学校的第一战略资源。

应对2018年新中考北京各校都有那些妙招这篇内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学大教育网将为大家带来更多地区的中考资讯,希望能帮助大家轻松应对中考。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