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也是拉分项,想拿高分需要做好查缺补漏 新高三学生快接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20-08-17 11:43:26
新的高考改革之后,生物也成为了重要的学科,学不好不容易,但学好也难,如果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按这些招数做好生物学科的学习。
1、巩固居家学习的知识。2020年我们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特殊的寒假,因为新冠疫情,大家在家进行网上学习。线上学习的效果因人而异,差异较大。各校的学习进度又不尽相同,如果居家学习期间学习了新课内容,而且是高考重点章节,如选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的话,就需要同学们特别加以注意了。同学们需要在暑假重新温习学过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温故而知新,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为高三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前做好全面复习,构建核心概念网络。在高三老师开始一轮复习之前,同学们要提前做好全面复习。我建议同学们进行自主复习时,要注意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明确,建立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尝试自己画一个按章节划分的核心概念图。高中学段常见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有: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光合作用及其认识过程;
4)减数分裂的过程;
5)DNA分子的复制;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7)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9)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0)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等。
构建核心概念网络不仅能明确各章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建立每一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先针对每个核心概念进行展开,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个概念可以展开包括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结构简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功能等。
每册书的核心概念都复习过之后,可以再绘制一个本册书的知识图,这样你就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复习归纳本,看上去零碎的生物知识就变得规整有序了。在复习的同时,我们还要记录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把问题及时和老师同学沟通并解决。如果不能的话就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问题去思考,课下及时和同学、老师讨论,不把问题留到明天。
3、完善错题本,做好查缺补漏。错题本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的法宝,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漏洞,检测到自己在解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按照课本上的章节进行错题的总结,大家不仅要把每次重要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总结,也要把平时做过的经典练习中的错题进行总结。我们要把学习新课时做过的配套练习中自己做错的题目打印或者抄写在一个空白的本子上(如果实在没时间的话也可以在原题处进行标记),每题的后面留出空白,进行解题分析。然后,再找时间重新做一遍,并分析、书写自己的错误原因。错因可以分为知识点不熟练,审题失误,计算错误,书写失误等。把每一章的错误原因分类、归纳,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经常出现的失误在哪里,高频知识漏洞在哪里,在复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地扫雷式复习,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有较强的针对性。错题本的第二个用途就是在下次考试前,你可以打开它,看看自己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哪种类型,如果是知识、概念问题,那么就打开书开始复习吧!如果是加以注意就可以避免的原因,如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等,那么在考试时就要心理提示自己,尽量降低出现失误的可能性。
4、关注高考的新变化。新高考增加了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内容的学习,这部分知识点不是很多,高考中的分值比重不大。备考时大家要关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菊花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等知识点的复习。同时可以结合2020年和2019年的高考真题,加以练习和巩固。
物学科的内容纷繁又庞杂,很多核心概念及现象的解释是需要理解并准确记忆的。所以大家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找到自己最佳的记忆时间和记忆方法。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
热门资讯

-
一年级识字表教学方法是什么?一年级识字表教学反思
2021-01-20 -
小学六年级英语培训哪家好?好的小学六年级英语培训机构特点
2021-01-20 -
一对一初中数学辅导多少钱一小时?一对一初中数学辅导怎么选
2021-01-19 -
一对一辅导辅导价格是多少钱?一对一辅导有什么优势
2021-01-19 -
学生辅导如何开展?学生辅导计划和措施
2021-01-18 -
全日制学校是什么意思?全日制学校有哪些呢
2021-01-18
热门问题
-
学生的记忆力下降该怎么办
2020-06-09 -
小学生眼睛近视怎么办
2020-06-09 -
高三学生开学考试后如何利用各科试卷
2020-04-07 -
初中生在家学习期间为什么要制定学习计划
2020-03-30 -
初中地理学习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2020-03-30 -
高中生如何应对学习焦虑情绪
2020-03-30 -
初三学生平时作业特别多做不完,没有自己的学习时间怎么办
2020-03-30 -
疫情期间孩子应该怎么学习呢?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