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淀高考二模理综学习经验和方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5-20 14:32:54
理综在高考中占的分值最高,难度也是最高的一门课。我想很多同学都很想知道怎么样学好理综,怎么样在考试中理综能够拿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从2013海淀二模理综的试题中总结出的理综学习经验和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里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早日学好理综。
1、将知识点串连起来:高中生物学的知识是个有机的整体,各知识点属于这个整体中的某个肢体且相互联系。因此应当善于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构建一个整体,在整体中去把握某个知识点。
有人曾用一张图表将高中生物学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了系统化的知识。系统化知识构建的标准可以因人的理解而异,需要提醒的是教科书的目录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构建系统化知识的途径,各章节之间是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把握好了目录也就把握了高中生物的体系。一旦构建了知识体系,那么在记忆某个知识点时要将其还原到知识体系整体的某个肢体上去,知识点每还原一次,整个知识体系便强化一次,不断还原不断强化一直到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机的串联在知识体系中。
这个方法也是经过实战验证的,我记得姜老师第一期培训中将这个方法扩充后指导几个学生复习,他们好像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记住了一章的知识,可见还是很行之有效的。
2、活学活用:将知识点还原到实际生活有利于对知识点理解和把握。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课本中介绍的各种背景故事,了解一下生物学家起初是如何展开研究的。比如;虎克是怎么发现了细胞的?孟得尔是如何发现遗传规律的?科学家是如何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时候发现生长激素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观察自然界留心身边的各种生命现象,试图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比如:吃无籽西瓜时想想该西瓜品种培育的原理,在合理饮食时想想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等等,将知识点和实际相联系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实验,因此应当认真对待每次实验。从实验的设计到最终的结果要认真准备和思考!
物理学习方法
第一是把公式、概念背的滚瓜烂熟,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背的时候眼看、口念、手抄,让各个感官都受到刺激,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大脑,这样记得快、牢。还得特别注意公式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要搞混。考试时用错公式是最冤枉、最徒劳无益的,就像出差时坐错了火车,怎么开也到不了目的地。
第二多做题,但不是傻做,而是大海里捞“针”。
物理题的每种类型都有典型代表的题。像完全非弹性碰撞的题型就老是子弹打木块,不然就改成打沙袋什么的,换汤不换药。可这种题又很重要,考试常有。费点力气搞清楚它,再多做几道相似的题,把解题思路记住,就行了。
第三,熟不一定能生巧,关键是做题后得归纳总结记忆。
有些常见题的答案应该背下来;如“在高坡上滚下一球,球沿光滑斜坡进入竖直圆环,恰好通过最高点,求坡高。”答案是5/2R(R为圆环半径)。又如:“水平释放单摆,求摆锤通过最低点时绳对它的拉力。”答案是3mg ……这些题往往是在选择填空中出现,并不要求过程,记住答案随手填上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去攻克难题。
第四,物理题复杂、灵活,虽然已做了不少题,考试时肯定还有大量是“不认识”的,这时不能慌。先给它“相面”——像找人要从市到区到街道到门牌一样,做题也得逐步缩小范围最终确定。只要做到循序渐进、思路清晰,切忌烦躁,或是没头苍蝇般乱撞,想起什么写什么。对于确实没辙的题,那就由它去吧,撤出来攻别的题,别死钻一点。
第五,学习得注重实效。
有的同学为了应付老师家长“做”了大量题,可最后全没记住,与其这样白费时间倒不如少做点,哪怕只做一道就会一道,考试就能拿到一道题的分数。否则就算做的题再多,也是海市蜃楼里的泉水,不能真正解渴。
最后是物理实验,千万别觉得“就是玩”。
要把器材、目的、原理、操作、计算、结论全记住,自己动手有助于记忆。老师强调的注意事项、常见错误原因及排除方法等等往往是考试热点,务必掌握牢靠。
化学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笔者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习法,供同学们参考。
1.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2.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3.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4.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5.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以上就是从2013海淀二模理综的试卷上总结出的理综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理综学习方法,早日学好理综,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