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1-28 13:04:57


对于新的老师要在那么多的陌生面孔前说一节课也是有一些的困难的,因为第一次讲课都是很不容易的,特别的容易紧张。所以大家在上课前要提前做好准备,下面将给大家的就是相关的理想的风筝说课稿,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2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理想的风筝》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文字蕴涵的情意,是语文教学的真意。此文的作者苏叔阳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引导学生品出情、读出情、升华情,融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物形象,习得写作方法。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理想的风筝》是京版实验教材第12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苏叔阳回忆了恩师的音容笑貌和在一起的愉快生活。课文以“谈腿疾、激情讲授、亲切提问耐心引导、放风筝”这四个特写“镜头”来表现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赞扬他对工作、对生活强烈的爱与追求,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学情分析

到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许多写人的文章。已经知道抓住课文中的空白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想象,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应该不会很困难。但是对于“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还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并借助资料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设计

我根据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研究了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品读作者的思念之情,感悟体会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热爱生命和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得到作者和刘老师情感、精神的熏陶。

2、深入细节,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习得写作的基本表达方法。

3、理解“理想的风筝”深刻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回忆导入,感悟“思念”

二、品悟细节,体验“思念”

三、品味心声,升华“思念”

四、读写结合,迁移“思念”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一、回忆导入,感悟“思念”

1、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

——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笑谈腿疾;激情讲授;亲切提问、耐心引导;乐放风筝。(指名回答并板书)老师接着问,文章写得很美,很细腻,整篇文章都流露着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哪一句最能表达这样的情感啊?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二、品悟细节,走进刘老师,体验“思念”

1、老师导语:是啊,春天,对于作者苏叔阳来说,真是个思念疯长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不绝的思念之情。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想一想,从的这四件事中,你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一位刘老师呢?将相关语句圈画出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写写批注。

2、组织交流:

预设一:在 “谈腿疾”的品悟中体验“思念”之情。

当学生说到外貌部分时,简单略处理,(指名1)

说断腿原因:

笑着说:从这引导学生对刘老师来说,断腿根本不算什么,像是在说着一件小事。能看出刘老师的乐观与幽默。(学生说到即板书:乐观坚强)

能读读这段话吗,读出刘老师的幽默坚强与自信。指名读这段话。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笑”这一镜头品悟: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同学们,请注意这些红色的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填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体会“腾起”和“飘起”用词的准确。

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多么细致的描写啊,能读好吗?

指名读,并及时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同学们内心的变化,感受到了他们对刘老师的理解与敬佩。

老师小结: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板书: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这么好的老师怎么会忘记呢?难怪作者会发自内心地呼唤——“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再次出示,体会思念之情。

预设二:在“激情讲授、亲切提问、耐心引导”的品悟中体验“思念”之情,了解细节描写。

第4自然段略处理。

当学生交流到“激情讲授”这件事时引导::激情的讲解、感人的叙述离不开精湛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悉心的钻研,悉心的钻研正是热爱工作的体现。

当学生交流到“亲切提问、耐心引导”这件事时学习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 刘老师亲切提问、耐心引导是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的表现,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他对生活的那份热爱与追求。

请同学们看投影,

课件出示:

a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

b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

对比着读一读,看看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刘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人至深。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

这么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仅有赖于作者细致的观察能力,更是有赖于刘老师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有了爱,他才会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学生回答问题,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有了爱,他才会关切地瞧着学生、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他才会不住地点头给学生注入一次次启发。这样一位以爱耕耘的刘老师又怎么能不让作者思念呢!

所以作者深深地呼唤——“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预设三:在“乐放风筝”的品悟中体验“思念”之情。

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让作者怀念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放飞风筝是为了感受自由自在、感受快乐,苏叔阳为何不亲自放风筝过一过瘾,而偏偏对刘老师放的风筝魂牵梦绕呢?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叔阳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目光中,(出示要求)默默地读一读7至9节,细细地找一找最让苏叔阳思念的细节,静静地品一品其中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几个细节:

(1)刘老师亲自制做风筝: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豆腐块儿”,也有可以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

刘老师不仅亲手做风筝,而且种类繁多,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

(2)亲自放飞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放弃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然而”、“却”是转折,使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一个“绝不肯放弃”,突出了刘老师的坚强。

(3)亲自追逐线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蹿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刘老师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像燕子一样高飞;好像看着自己的梦想高飞;真希望自己也像这燕子一样啊……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读) ——出示:

● 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

(自制风筝)

● 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

(亲自放飞)

● 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

(亲自追线)

跟随着作者的回忆,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刘老师在亲自动手做风筝、亲自放飞风筝、亲自追逐线拐。是啊,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啊!板书:热爱生活

刘老师笑了,笑的那么开心、笑的那么满足,笑的那么幸福,从这样的笑容中,能看出他忘记了自己的腿疾,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这样的刘老师在作者的心理又怎能忘怀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自肺腑地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一、品味心声,升华“思念”

1、感悟“理想”:想念着刘老师的每一堂课,想念着刘老师的风筝,想念着刘老师的乐观幽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这一念就念了近30年啊!出示第10节,指名配乐朗读。

谢谢你深情的朗读,刘老师在苏叔阳心中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还有什么?

这对于学生来说,回答起来有些难度,所以在学生发言之前,先出示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

1993年苏叔阳身患肾癌。

1994年4月,苏叔阳做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

2001年10月,苏叔阳做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

15年来,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

如今,苏叔阳72岁,笔耕不停,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他在《苏叔阳文选》总序中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看完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作者心中,老师放飞的是人生的理想、刘老师就是榜样——他要像刘老师一样,做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2、师述:虽然作者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的挫折,甚至在“文革”期间受到了非人的迫害,被关进了牛棚,有很多的人都以近乎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作者不会,因为他的世界里永远有那些数不清——理想的风筝。(学生读题)饱含深情地读——理想的风筝;充满激情地读——理想的风筝。

3、这样的刘老师让人感动,让人敬重——他用自身的行动启迪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学生对人生的自信!近30年了,近30年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叔阳和他的刘老师在精神上是从来都没有分开过!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他的刘老师

再次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齐读。

二、学习写法。

看来,刘老师的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里,也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那么文中除了描写了这些之外,还写了什么?(“我”的感受)

有了这些,才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般的了解了刘老师。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顶碗少年》课件

学以致用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除了叙事描写之外还要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感受,这样会是我们的文章更加的生动,我们可以先叙事再写感受,也可以一边叙事一边写感受。希望大家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最后老师想推荐给大家几篇文章,利用课余时间看一看。

魏巍《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我的老师》和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

不管是做什么先做好准备都是很有必要的,准备越是充分就更加的不容易紧张。以上给大家的是理想的风筝说课稿,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阅览下。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