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对学生偏科现象的几点建议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0-12 16:22:49


每个班级都有偏科的现象存在,很多学生偏科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应该找准原因。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对学生偏科现象的几点建议的一些资料,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做好学习工作。

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阅读的书籍、生活环境、影视作品等,都可能影响学生对某学科的偏爱或者厌倦。抛开其他因素,单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的智力差异。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虽说人的智能可以不断开发、发展,但是智能的品质是在儿童的早期就设定的,甚至有些智能是先天的。我有个朋友,孩子从小很懂事也很勤奋,但学习成绩很差,朋友花了很大功夫给孩子补课,成效并不明显。但孩子很有音乐天赋。后来,朋友就给孩子买钢琴、找老师辅导声乐。没想到,这个孩子在高二时就以出色的音乐专业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了。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课上我花了两节课也记不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我数学和化学学得很轻松,高考时我政治只考了50多分。现在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我就属于对概念记忆能力欠缺的人。

所以,孩子偏科,要考虑是不是智力上的差异造成的。假如是的话,无论老师还是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智力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让他(她)明白,中学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就如同营养套餐,每种营养都是成长的必须,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来设置学习要求和作业,让他在弱势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与兴趣。有的学生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缺乏学习的兴趣。

不主动学习,完成作业或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不主动回答问题,遇到难题不愿深入思考,缺乏质疑的勇气等,这些不良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大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也与学习兴趣相关。兴趣浓厚的学科,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投入地学习,成绩自然就高;兴趣不高的学科或者总是学不好的学科,学生对之就越是恐惧和排斥,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

知识本身的枯燥(相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加上教学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让学生失去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是导致学生偏科的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教学设计上多下工夫,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并且多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后,学习成绩自然会慢慢提高。

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在今天来说依然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都知道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但遇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即使过去不喜欢的科目也会尽最大努力学好,并由此产生浓厚学习兴趣;遇到不喜欢的老师,原来的优势学科也可能变成弱势学科。所以,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待教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当老师发自内心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经常给学生以激励,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发自内心愿意学好,自然会主动学习,变弱势学科为强势学科。

当然,仅有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还不够,教师不同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等也会影响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当一个老师十分热爱所教学科,并把这种热爱(对知识的敬畏之情)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受其感染而热爱。当一个老师跟学生说“这个知识其实没什么用处,但你必须要背过来迎接考试”,那学生就会从心里产生排斥。

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这种喜欢不是低俗的迎合,而是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用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来赢得学生,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丰富的学养来吸引学生,学生自会在轻松愉悦中投入学习。

针对偏科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理论上讲,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但限于目前大班额、超大班额的现实,我们只有尽可能给不同学生以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对学生偏科现象的几点建议的一些资料,同学们你应该针对自己偏科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改正办法。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