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调整教师何以引发家校冲突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9-25 14:57:36
学生和老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想要学好知识离不开好老师的教育,因此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好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部分家长对学校换老师有怨气,下面为大家带来学校调整教师何以引发家校冲突的内容。
哪些情况下“换教师”,家长会说对学校说“不”?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区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因为临近开学才知道调换班主任,而且新换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引起家长很大不满。十几个家长相约到学校找校长商量能不能给孩子换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协商未果,把校长“围堵”了好几天。
今年8月,长春市某小学开学,某班因为调换班主任及语数外三科任课教师,家长们聚在学校门前,挂起了一条挽留原来班主任老师的横幅,希望学校能听到家长的心声,给予一个合理说法。
2014年9月开学日,温州蒲州育英学校某班共38名学生却仅有1名到校上课。原因是家长不满学校频繁换老师,担心没经验的新老师管不好高年级,与校方沟通无果,最终让孩子“罢学”以示抗议。
……
分析此类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更换老师之所以酿成“风波”,基本上是因为更换过于频繁或方式突兀,而家校沟通协商无果。
此外,家长们也对以下三类教师比较排斥——
一是怀孕的、哺乳期的女教师,家长担心她们没那么多精力教学;
二是刚毕业和临近退休的教师,家长嫌新教师太年轻、没经验,担心快退休的老师缺乏活力,不能“与时俱进”甚至“老糊涂”;
三是“当官”的教师,家长担心他们“太忙”,动不动就要开会、外出讲课,没时间静下心来从事教育教学。
家长不满学校调整教师可以理性表达异议,若上演“校闹”,则是行为过火
客观地说,学校具有人事任免和人事安排的自主权,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更换教师本来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以前根本不会引起家长的非议,现在之所以经常闹得沸沸扬扬,其背后是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重视孩子的教育本是好事,可问题是“过犹不及”,一旦过了头,就会变得焦虑,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极其敏感。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挑剔老师便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体现。
此外,随着家长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他们多少“懂”一点教育。一方面是对教育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又局限于“一知半解”,才使得家长们片面放大了更换老师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变得极其敏感。但无论如何,家长因学校更换老师而“闹事”,甚至“逼宫”未免有些过火。这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也严重打击了新接手老师的积极性,并造成巨大的压力,还极易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校闹”,没有谁会是赢家。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学会积极理性地看待学校对老师的调整更换,要相信学校是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对师资进行“最优化”组合,不存在故意“整”哪一个班级的情形。
钱江晚报刊发的《不满又换班主任 十几个家长连堵校长四天》新闻报道中,浙师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周红霞就建议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个班主任,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年长的老师有经验,年轻老师可能更有激情和责任心。另外,让孩子多接触不同风格的老师,未必是一件坏事。
家长固然要理解配合学校,学校更应该用心把工作做实做细,力争防患于未然
首先,就更换老师而言,除了生病、离职等不可控因素外,其他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那就应该在安排工作时予以充分考虑,注意根据教师年龄、教学水平、教师性别等合理分配,立足长远,未雨绸缪。但是,现实中不乏有学校轻率安排教师岗位,并由此陷于被动局面,譬如,有些学校安排准备怀孕的女教师担任班主任,就是在人为预埋“动荡因素”。
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将更换班主任之事及早通知家长,并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家校之间本应戮力同心,如果能事先做好解释沟通,把工作做实做细,比如,召开家委会及早通报情况以及向家长充分介绍新接任老师等,家长们一般都会理解支持学校工作。即便双方有分歧,尚留有回旋余地,可以尽早协商解决。但是,有些学校的人事调整工作或者严重迟缓滞后,或者缺乏尊重家长知情权的意识,认为只要学校决定了人员调整,家长就应该无条件接受,或者担心提早告诉家长可能造成他们有充分时间准备“闹事” ……如此种种,直到最后一刻家长才获悉情况。一旦家长们接受不了,学校又不能“屈从”于家长的压力而轻率改变已经公之于众的课务安排,就极易陷入僵局。
其三,当家长对更换新教师提出不信任时,学校领导该如何处理?对此,中国教育报刊发的《家长要求更换教师 校长如何应对?》一文中,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如是说: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校长关注的重点。校长应该走进教师的心灵,了解教师的需要和个性,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舞台,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促其不断成长。在家长对教师提出不信任时,校长一定要冷静对待,客观分析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家长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在没有依据说明教师有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学校安排不妥的前提下,校长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支持教师,鼓励教师以自己出色的教育教学实绩赢得家长的信任,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反之,如果家长反映情况属实或学校安排欠妥,则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做好教师的教育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尽快挽回损失,以保证学校办学质量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学校调整教师何以引发家校冲突大家已经了解了,希望我们能够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还主要靠自己,老师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