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公布:各地区
来源:热心网友 时间:2016-05-18 21:19:15
(1)广州:人户一致与积分入学并行
按"人户一致"原则安排本辖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入读对口地段小学。"人户一致"主要是指适龄儿童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所能提供的有效实际居住证明(房产证明、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租赁合同等)地址一致。
本办法是根据来穗人员在越秀区的稳定住所、稳定职业、购买社会保险、随迁子女学籍等条件,给予一定分值权重,结合我区学位情况根据申请人的积分由高到低排列进行统筹安排入读公办学校。
(2)深圳:确保学位供需平衡 完善积分入学政策
针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特点,探索建立“六三一学位供需协调新机制”。根据全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预测六年后小一学位需求数、按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供给、提前一年保障学位落实,形成动态协调机制,加快义务教育学位建设。
各区按照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积分项目、标准和分值,对深圳户籍和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非深户籍儿童入学实行统一积分,并根据积分统一安排学位。积分项目包括学位申请人家庭户籍类型、住房性质、入户时间、居住年限、社保年限等。各区可根据实际,对积分项目进行必要调整,合理设置项目分值,并严格执行积分标准公开、积分结果公开、学位安排公开。进一步完善入学积分政策
因地制宜,探索将现有划片的若干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合成一个大学区,大学区内适龄儿童按意愿选择入读学校,各区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大学区工作水平,探索大学区化办学。
6.西南地区
(1)成都:两个一致一个优先信息公开班额控制
适龄儿童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入学按照两个“一致”、一个“优先”的原则。两个“一致”:即适龄儿童与法定监护人户籍登记地一致、适龄儿童及法定监护人户籍登记地与其实际居住地一致。一个“优先”:优先安排户籍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相符的适龄儿童入学。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通知》(川教〔2011〕152号)精神,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2)重庆:进一步落实区县政府责任 启动义务教育促进计划
督促各区县以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为契机,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点布局规划。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确保配套义务教育学校与新区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切实解决城市容量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指导各区县制定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好户籍人口子女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优化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统筹安排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
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合格区(县)督导评估为契机,从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提升、课程改革深化、农村教育促进等方面着手,谋划实施义务教育发展重点项目,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推动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向均衡优质方向发展。切实办好“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7、西北地区
(1)西安:扩大学位供给加强政策宣传
2016年市财政将投入5亿元,区县财政配套3亿元,实现364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目标,为群众提供充足学位,为学生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提高公平品质。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告知群众入学登记时间和规范要求,让进城务工人员明确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好学校”,引导家长和学生就近入学,接受社会监督,努力营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政策关键词
◆关键词一:公开
北京:利用信息技术全程规范入学程序。全市使用统一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全程记录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入学方式,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重点监控热点小学和热点初中的入学情况。入学平台与学籍系统全面对接,未经入学平台确认一律不予建立学籍,杜绝违规二次流动。
天津:严格实行阳光招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上海: 首次启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将公安、人保与幼教系统数据进行统整,准确进行生源预测,提前配置教育资源。开展小学入学信息网上登记,为市民及时了解市、区县招生政策、学校招生范围与招生计划,查询入学报名信息提供便利服务,促进招生过程规范、公开。入学报名系统生成的学生基础信息自动导入学籍管理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信息的维护和更新。
宁波:重信息公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本单位网站和其他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信息。
厦门:坚持公开派位入学。继续推行已实施17年的初中多校划片、电脑随机派位入学,将主要城区小学划分为23个片区,采取“群对群”形式进行电脑随机派位,派位过程公开进行,派位结果当场公布。
深圳:严格实行阳光招生。切实加强招生过程管理,使招生全部流程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学位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优化学位申请流程实行网上报名、联网审核、上网查询、网上公示及无纸化办理。
石家庄:2015年,首次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了主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地图”,使各学校招生片区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做到招生工作的公开透明。
福州:各县(市)区教育局招生前向社会公开辖区内每所学校的性质、办学规模、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等信息,同时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调招生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全覆盖。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第一时间公开电脑派位结果等群众迫切需求的信息,招生信息公开内容涵盖学校信息、划片范围、招生办法、招生程序、招生结果、咨询方式、投诉和举报电话等。利用好教育网、手机报、学校信息公开栏、地方主要报纸等有效渠道公开招生信息。
南昌:制定了《2015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等8个规范招生工作文件,建立信息采集联审、数据管理、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就招生入学工作流程、家庭住址信息变更、网点不足生源调整、学校反馈核查信息处理、回昌就读信息采集、申请复议等系列具体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制定了详细规范的操作流程,全过程阳光操作。
济南:招生过程中,济南市在科学调整学区的基础上,将学区划定范围、学校学位信息、招生办法全方位向社会公开,并实行网上招生,堵塞招生漏洞。
◆关键词二:公平
上海:全面推进“人户分离”子女居住地登记入学。按照上海实有人口综合服务要求,做好上海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入学工作,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实施就近入学。各区县公布入学排序细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保证入学机会的公正、公平。
重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坚持“两为主”、“两纳入”政策要求,保障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执行随迁子女入学“低门槛”政策,随迁子女法定监护人持户籍证明、流动人口居住证、合法工作证明、合法居住证明等“四证”可向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就读学位。全市接受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2016所,接收随迁子女35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数的11.6%。
大连:完善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5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5.4万人,占学生总数35%,其中主城区为42%。按照国务院“两为主”的要求,我市把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让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同样享受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不使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被边缘化,进一步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
宁波: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入学权益。落实《宁波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的各项任务,2015年,制订下发《宁波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评估标准(试行)》等,扎实推进宁波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按照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1年及以上等条件,坚持居住地安排入学。对父母工作地和居住地分离的入学对象,采取对接纳地给予政府补助的形式,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按时入学。
济南: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公平。济南市先后在外来工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82所公办定点学校,近年来又把具有剩余学位的其它学校也向随迁子女开放,基本满足了随迁子女入学需求。济南市各区还通过公开剩余学位和量化赋分等措施,在基本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较好地维护了入学机会的公平。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均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大厅设立了子女教育窗口,有专人负责窗口接待,向广大外来工讲解教育政策、提供子女教育指导。
上海:完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本条件,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凡需在沪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且连续2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依法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
大连:完善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5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5.4万人,占学生总数35%,其中主城区为42%。按照国务院“两为主”的要求,我市把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让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同样享受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不使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被边缘化,进一步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
深圳:进一步完善积分入学政策。我市各区按照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积分项目、标准和分值,对深圳户籍和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非深户籍儿童入学实行统一积分,并根据积分统一安排学位。积分项目包括学位申请人家庭户籍类型、住房性质、入户时间、居住年限、社保年限等。各区可根据实际,对积分项目进行必要调整,合理设置项目分值,并严格执行积分标准公开、积分结果公开、学位安排公开。
◆关键词三:质量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