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教师的成长密码是什么?
来源:智见 时间:2017-01-24 11:59:14
编者按:当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每个人都是专业的创造者。“任何教师都渴望被点燃”,这句话出自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之口,她也是这么做的。在这里,每位教师被重新唤醒了教育激情和教育信心。
先来了解下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这所学校原来是一所薄弱校,由原北京市第206中学、海淀区群英小学于2014年春天合并成立,刘艳萍任执行校长。但近两年来,学校无论硬件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师生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艳萍曾在接受搜狐教育采访时说,美好的教育在任何一块土壤都能生根发芽,只要想去做认真去做,因为,“人”才是改变学校的核心要素。
近3年,刘艳萍和她的教师团队们,重新定位学生观,对教育美好期待和追求,逐步克服职业倦怠和专业发展瓶颈,注重团队分享,每天扎在教室里,研究课程,研究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在学校的鼓励下,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也没有给老师们划定任何“必须这样”或“必须那样”,只有原则达成共识,但操作层面允许个性创造。可以说,老师们在这样一场学校变革中遇到了全新的自己。
近日,在新学校年会上,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再次向外界集中展示和分享了学校教师的成长。搜狐教育《智见》选取了6位教师的故事,带您一起破解教师成长密码。
搜狐教育《智见》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叶翠:为教师提供私人订制的培训服务
在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成立之前,叶翠在原来的学校负责教师培训和科研继教工作。但是合校之后这样的工作模式很难行得通:在十一学校不需要开大会、不要收官话套话的总结、不要收没有意义的论文,培训工作该怎么展开?
“到后来真是有些崩溃了,回到家里痛哭一场,然后纠结了将近一个月!”叶翠介绍,“校长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让读书与分享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无从下手的培训就从倡导读书来始。”
大量的阅读,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老师们开始重新思考理想的教育,开始关注学生世界,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教室、课堂。但是读书内容的分享相对简单,老师们工作实践中的好方法好策略梳理就相当困难。“我帮助老师发现他们工作中的亮点,帮助他们归纳教学方法、整理课件、做海报,展示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成果。后来教学教学方法的分享变成了每周一期的沙龙,再后来变成了每年一届的年会。”
在一片热闹背后,叶翠也在思考供给有没有完全满足教师们的需要?“教师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发现和分享,而是要考虑教师个体的需要,给他们私人定制的培训。”由于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走班选课、分布式领导等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冲击着每个老师的生活,老师们有更多的“痛点”出现了。怎么办?“我们制定了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痛点的项目研究机制,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潜在的内在原因,通过这些改变,我们的培训更加富有实效,老师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断反思、解决“痛点”中提升,因为我们任何学术活动都关乎老师内心的丰盈与成长。”
冯庆鑫:如何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角?
冯庆鑫是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学生成长服务中心的一名老师。学生成长服务中心是什么部门?在合校之初他也有相同的疑问。
“接手学生成长服务中心的第一项任务是开学典礼,方案终于出炉后我找校长汇报,校长眉头一紧说道‘开学典礼谁是主角?为什么不问问学生喜欢什么呢?’,经过修改后我又一次找到校长,校长说‘去掉孩子们最不喜欢的环节!’,而孩子们的回答几乎都是‘我们最不喜欢领导讲话!’,原来我们一直在做学生最不喜欢的事情!”于是,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开学典礼不再有领导讲话,不再设主席台、不再需要整齐划一的队形,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参与者。现场抽奖环节、护照互签环节、放飞梦想火箭环节……,开学第一课,变成了欢迎孩子们回家的大Party!
秋天到了,校门口的两棵海棠树结满了果实,为了防止被随便摘下,我琢磨应该挂上一个“请勿采摘”的牌子。校长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没人摘不等于良好的规则,我们应该琢磨怎么摘更有意义!”我们似乎更喜欢弘扬“没人摘”;但是,我们更要深层次理解教育,关注怎么摘!于是爱的节日——海棠节,油然而生。我们通过大屏幕随机抽取各年级幸运的“海棠使者”。“海棠使者”作为师生代表参与采摘仪式,体验采摘果实的乐趣,然后再将采集下来的海棠果洗干净分发到每个班级。此外,我们还精心设计了道歉日、泼水节、狂欢节等多样的创意节日和名家大师进校园等多项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节日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马广迎:通过技术手段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
马广迎的从教时间不长,现在为止才三年出头,但却几经波折。执教伊始就是初三毕业班,他学着其它老师抓学生成绩、催作业、分析试卷。这样的教学生活持续了两年,学生的成绩也不错,但是他内心却倍受煎熬。“因为我从心眼儿里,不喜欢给别人施压,我自己就不会考试,又如何教别人?”
“于是我将两页纸的辞职信交到校长手上,但是辞职没成功,我从一名教师变成一名“导师”,结果7名学生性格迥异,学生和我的感情很好,但我没有信心为他们设计人生,导师也不会做,我又坐到校长面前,在校长的分析下,我找到了自己的特长——喜欢尝新。
马广迎是个喜欢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人,于是他开始尝试“技术助力教学”,在学校的支持下他成立了 “马广迎O2O教学实践研究工作室”,希望通过线上的手段,达到促进线下学生学习的目的。他向老师们介绍最容易上手的教学工具,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意识。例如教室大屏一体机(ppt)、线上学习和作业软件,还有雾霾期间为老师准备的直播课系统等,提升老师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能力。“作为一个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我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马广迎说。
杨晓蕾:通过跨学科课程跳出数学的盒子
杨晓蕾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数学教师,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给孩子们进行系统的练习,生怕影响孩子们的成绩。勤奋还是有收获的,孩子们的数学抽测成绩真的很棒。但是一次无意间的聊天让我内心的小气球差点爆炸。学生们一边写一遍聊天,“赶紧写老杨的数学作业,她比较厉害。”站在门口的我像被雷劈了一样。后续的交流他们毫不避讳的跟我说,对于数学他们其实没有爱与不爱,爱不爱都得学。那一刻我开始质疑自己,一个不能引领孩子去欣赏数学美的数学教师谈得上优秀吗?
2014年9月1日是一分校一年级开学的日子,我义无反顾的选择来到一年级工作,开始了我的跨学科之旅。但是困惑和迷茫却接踵而来:一年级“小豆包”们识字、计算、绘画、音乐乃至戏剧表演几乎样样“精通”,教些什么?学科融合怎么融?
《小脚丫走世界》儿歌的开启孩子们第一次认识了地图上的这些国家,然后用贴画认领成为这个国家的代言人,在世界风情日那天每个孩子都精心的装扮,把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认识“穿出来!”。同时召开记者招待会给孩子们提供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此后,银行兑换日活动应运而生。数学老师成了银行职员,其他老师成了店主、商家。我们的孩子们更是乐在其中,每一个都积极投入的思考着如何把钱花干净,选择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所以学习应该指向孩子的生活,学习应该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
杨清:通过分区域学习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我有一段时间在学校过着安稳、悠闲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没有压力,学习、读书也离我越来越遥远,当时认为只要认真教好课,就可以依靠这个‘铁饭碗’直到退休。”
十一学校一分校成立后改革的速度非常快,从大家的恐慌中,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怎么办?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孩子们生物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差异,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教室分成了三个区域:自主研学区、合作交流区、辅助区。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区域学习并且在学习任务单上进行了分层设置,自主研学区一般会有更多拓展的任务,以避免他们“吃不饱”的情况;合作交流区则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辅助区则降低难度,并通过我的指导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此外,我要利用生物教室的优势,让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于是我们把一些植物、动物都请到了我们的教室,将各种模型、标本摆在了最显眼处,学生不经意的观察和讨论都会在无形中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当我把孩子们在课上的作品张贴在教室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更多的期待和欣喜。
章巍:四个策略三个关键因素破解教师成长密码
每位老师的发展路径都是与众不同,不可复制的,但我们希望从中寻找一些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梳理出一些学校助力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
放权:给予学术自由是最大的信任
老师的职业倦怠从哪里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消磨了他们的职业热情。但是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呢?我们需要把课程规划和设计的接力棒交到老师的手里,让老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角。把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交给老师不但激发了老师们的职业热情,而且老师的职责立体化了——不但是实施者,同时是建设者和开发者,对课程的理解也更立体了。
认可:关注队伍中不同速度奔跑的人
其实,在架构和研发课程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齐头并进——“队尾”现象困扰着我们。此外,一支队伍能够达到哪里,取决于这支队伍的领跑者。所以应该发现不同路径上奔跑着的人,唤醒他们的内在潜能。于是我们就开始不断发掘各个方面潜在的领跑者,但是如何激发这些人向职业梦想奔跑的速度?表达认可,是不花钱但最有效的激励方式。认可包括正式的,例如建立职级管理制度、学术积分制度、教师发展积分制度等。但非正式的认可更重要——那就是让每位教师都感到重要。例如:名师教堂、教学沙龙、读书沙龙等。
定制: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十一学校课程变革的基本理念是使教育面向个体,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实,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不可能“一刀切”——因此教师发展要跳出复制的模式,我们应该为每一位老师量身定制专属的发展路径。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群体的同时,不断帮助每一个个体找到自己的内在需求。想要老师们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还需要营造宽松的、允许试错的教师成长文化。
分享:结伴而行可以走得更远
如何使教师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并实现教师发展的“长治久安”呢?这就要使学校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关键特质就是分享。所以要创作一切机会,鼓励教师们无边界的交流。所以需要不断的给老师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
这四个策略也有着内在联系。此外老师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匀速上升的,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关键因素促使自己上到了一个新台阶,这其中有三个关键因素往往绕不开——关键人物、关键书籍和关键事件。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