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缺失及教育对策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8-03 10:50:20
现在的中学生好多都变的浮躁,成熟的也过早,接触的信息也多,包括健康的不健康的,违法的,伤逝道德的,以下讲解中学生道德缺失现象与对策探析,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他们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认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主体意识明显,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使不少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种种迷乱、困惑,主要表现在:
1.社会责任意识弱。部分中学生个人主义盛行,我行我素。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尽一点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在学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值日和大扫除,马马乎乎,能逃则逃,能混则混。在社会上,逗留网吧彻夜不归,打架斗殴,早恋、抽烟喝酒,行为不良。
2.个人诚信观念差。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中学生也出现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做错事,违犯纪律,拒不承认,百般抵赖。撒谎、借别人钱物不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在部分中学生中相当普遍。
3.道德纪律约束松。一些中学生缺乏公共道德意识,肆意破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自私冷漠,欺负弱小等现象随处可见;在公共场所大呼小叫,粗言秽语,目中无人;在学校大型活动中嬉笑打闹,大声喧哗;在老师的课堂上嘻嘻哈哈,东倒西歪,目无尊长;有的故意扮酷,有的故意扮靓,穿着不符合中学生身份。
最后,理论还是要负责与实践结合,不能讲空话,坚决打击假大空,要全面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在全面掌握中学生道德修养情况的基础上,列举出了当前中学生道德缺失方面存在的社会责任意识弱、个人诚信观念差、道德纪律约束松等主要表现,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是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乏力等深层次根源造成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把文化产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德育与处罚并存,强化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热门资讯

-
北京: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机考11日举行 考前30分钟考生要进入备考室
2021-12-09 -
★2019年北京小升初民办校报名时间一览
2018-11-09 -
★北京市中小学生12年在校锻炼至少2160小时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地大附中】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学校航天校区】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二十中实验学校】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
2020年北京优质高中【育英中学】校额到校计划分配表参考
2018-11-08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