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8-04 20:33:29


  目前初中教育的的确确存在 很多不足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太注重升学率,只要求成绩好就行,对道德培养要求不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偏移:忽视基础品格,教人做高尚的人却不教人怎样做人。想做伟人却不注意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把大多数学生教育成为完人、伟人,而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做人。大学生常常是毕业后前三年学习如何做人的。

  1.小学生讲爱国主义,中学生五讲四美,大学生讲不随地吐痰。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了空焊现象,我们的理论上天了就是不着地。我们的德育过程做的不少事情是在愚弄听话的人,而另一方面,对不听话的学生却束手无策,我们只能用“这个学生已经和社会上的混在一起了,学校已经无法教育了”之类的话语来宽慰德育教育的无能。

  2.方法偏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传统接受式教育的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其实在一个人的道德行成过程何尝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但我们的德育方法中注重的是培养听话的人,其实结果往往是培养了一些不能独立思考的愚昧的人和一些不听话的反判的人。

  3.脱离生活。在学校受到的德育教育与生活现象相比,到底谁是真理?受我们的德育越多,就越与真实社会格格不入,学生受骗上当越多。德育工作与正常教学工作分离,似乎是专门人专门时间做的工作,例如,当我们利用班会课、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诚实教育,而另一方面,当校门口值岗的学生向老师问候的时候,我们有的教师竟然根本不予理采,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统一考试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集体作弊。可以想象,这对学生而言是怎样的德育教育。

  最后,我们应该用心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工作,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实际的方法和步骤,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德育工作,不是德育,是假德育,是在耗费人的生命。当然这种全盘否定的看法绝对是偏激的,但不可否认有这种成分在里面。亚理斯多德、杜威都曾经阐明过这样一个问题——道德可教吗?结论是:不可教,能教的只是道德知识。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